历史文化
遥远的麦草垛
今年夏天麦收时节回农村老家探亲,颇令人感慨:小时候家家户户田间地头堆放的麦草垛,如今却很难看到了。儿时那大大小小或高或低的麦草垛,成为遥远的回忆。
我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,小时候给人留下极为深刻印记的,就是家家户户的麦草垛了。
麦子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口粮。那个时候,人们生活还不富裕,农业现代化更无从谈起,从麦子播种到收割,全靠人力和牲口。麦垛,不仅是人们对丰收成果的一种展示,也是生活中的重要依托,同时也给我们带来许多童年的欢乐!
麦子从选种、播种、灌水、施肥、除草、收割、晾晒、储藏到加工,要经过多个程序和环节,其中收麦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。因为忙碌了一年,这个环节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,如果不能及时从田地收割到家中储藏,遇到连阴雨,极有可能发生霉变而无法食用,那样就会直接影响到一家人的吃饭问题,由此可见麦收对于农民的极端重要性!
正因为麦收对农民极端重要,所以这个时候也是农民们最为忙碌的时候。一到麦收时节,家家户户都是起得很早,天刚蒙蒙亮就早早起床、磨镰刀、收拾东西到田地里割麦子,然后运送到打麦场,待晒干之后,就开始打麦、扬场、收麦子。
打麦和扬场之后,剩下的东西就是麦秸秆了。至于秸秆的作用,可以塞入床铺底下当“草铺地”或“麦秸枕头”,也可以下雨天从下方掏一些干的秸秆当柴火烧,倘若有手巧一些的人们,还可以用它纺织草帽或手编饰品,也有人创作画作等。
总之,麦子对于农民来讲全身都是“宝”,所以农户们大都习惯于将散落的秸秆集中堆放成大大小小、高高低低的麦草垛,或田间地头,或房前屋后,成为农村一道带有标志性的风景线。
对于儿时顽皮的我们来讲,麦草垛简直就成了我们的乐园。小伙伴们不仅在上面蹦蹦跳跳从上面向下玩“滑梯”,还常常作为“捉迷藏”的绝好藏身处,钻进挖好的草洞(穴)中,再盖上一些麦秸杆,便很难被小伙伴们发现了!
当然,麦草垛也有危险的时候,有个小伙伴玩火时不小心把邻家的麦草垛引燃,吓得我们魂飞胆破,幸好大人发现及时扑灭……
虽然如今麦草垛已经极为少见,但麦草垛带给我们的快乐与惊险,早已镌刻进时间的记忆,挥之不去。(青纱帐)